首页 校园新闻 资讯
资讯 | 2017-03-20

七中国际部毕业后的日子好不好过?

分享

      “读国际部能不能学到东西?”、“国际部毕业后孩子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近期我们越来越多的接到家长朋友们关于进入国际部后的一系列问题。国际部作为陪伴孩子三年的驿站,承担的不仅是教书、考高分、拿录取这样简单的任务。还会帮助孩子们树立未来目标、打造综合素质。到底从国际部毕业后,孩子们发展的怎样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国际部的历届校友有话要说。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两位来自国际部校友的分享,看看他们在咱们成都七中国际部学到了些什么,现在又在做着怎样的事情。


分享1:四个故事 告诉你留学大佬是怎样炼成的


      剑桥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同期生首位毕业)

      2014世界卫生工程设计大会获卫生研究杰出论文奖
      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
      建国以来全川最年轻的正高级职称获得者

      彭州市第十四届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开幕式执行主席


      我校2005届校友王涛博士的履历表堪称辉煌。但这样辉煌的履历背后,他却曾经差点因为英文不过关而失去冲击世界名校的机会。他在七中国际部经历了什么?现在又在做着怎样的事情?



分享2:从loser到电气工程博士 留学到底改变了什么


      全年节电4.74亿千瓦时,这是张巍博士与他的团队共同为四川人民贡献的年度大礼。而谁曾想到,作为利物浦大学电气工程博士的张巍,他在留学之前却经历了高考失败的痛楚,连他都评价自己曾经是个“失败者”。到底他在留学路上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留学故事。



      注:受篇幅限制,更多校友的分享我们将后续推出。


      编者语:在这里笔者想谈谈母校这个词。母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具有特殊含义的,青葱岁月、年少轻狂、奋进努力……对于成都七中国际高中的孩子们来说,母校更是一个交流心得、互通有无的平台。不少校友回校访问时常感叹,虽然过去了十多年,但学术校长还是那个“从来没变老”的Adam,Vicrotia依然那样的优雅有气质……回到母校,仍能见到自己熟悉的老师,这对于同学们来说是无比珍贵的。而这背后,则反映出了我们学校十年如一日对于教育的坚守。正是有着我们的坚守,孩子们不管多少年后回来,依然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而且还能够在五湖四海找到有着同样身份——七中国际部校友的伙伴。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都可以与志同道合者同行。而这样的母校,才是我们七中国际部为之努力的方向。

学校活动&周年庆

活动预告

成都七中国际部分享会陆续报名中,点击下面的链接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

成都七中国际部献礼成都七中120周年庆

了解更多 >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