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转载自上学帮网站对我校的系列报道
国内的国际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大都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高中课程+英语培训”模式,事实证明,这种只注重英语而忽略与国外学科、教学模式相衔接的传统方式,导致学生被海外名校、特别是顶尖学校录取几率低;
目前,有不少国际学校已经突破第二个阶段,开始探索“中西融合”的第三种模式。这既是为了保证国内基础教育在理科领域的竞争力,同时又让学生葆有文科知识的底子。
成都七中国际高中从2014年起深入推进融合课程的改革。改革成果“IHS课程”,即“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其核心理念是“融合”,坚持“国际课程本土化,本土课程国际化”,一方面延续和发扬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形成适合中国学生特质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国际课程体系。
那么,它与我们所熟知的IB、A-LEVEL国际课程有哪些主要区别呢?
关键词1:优势互补
同时,部分基础相对扎实、想更深层次学习的国际部学生,还可以自主地选修七中理科实验班老师开设的物理、化学、数学课程。
关键词2:多向融合
IHS课程包括多个方向的融合,如:学科内的融合、学科间的融合、综合实践课程与学科的融合。学科内的融合,即前面所讲的中美优势互补:中方课程和外方课程在同一学科内融合,主要解决中方教师和外方教师在同一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标高和教学方式上的一致性和延续性问题。于是,在七中国高的教室办公室里,你常常能看到中国籍和外国籍的老师一起备课,然后一起给学生上课,并且相互听课评课的场景。
除此之外,融合还包括了学科间的融合,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学习。学科间教师联合授课。比如社会学(历史、地理和政治)、生化学(生物和化学)。目前正重点进行文科综合(会考科目)的融合研发。
此外,对学生而言最具挑战性的当数综合实践课程与学科的融合——即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知识进行结合,让学生以科研课题的方式进行研究。比如“生物能源的研发和市场前景课题”,就是将经济学、市场营销、生化学、能源学等学科知识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由老师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要点和掌握综合技能。
关键词3:渐进式全英文教学
对七中国际部的学生来说,高一是英语学习极为重要的过渡阶段。这一年,学校安排了基础英语课程以及30%的纯英语授课。高二是任务最重的一年,美国方向的学生开始TOEFL和SAT的学习,英澳、加拿大方向的学生分别完成从基础英语到IELTS学习的过渡。这一年,全英文授课的比例上升到70%。大部分学生也会在这一年完成相应的语言考试。高三则是100%的纯英文教学。
相对来说,七中国际部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弥补英语方面的劣势,顺利实现过渡和提升。
▲高二SAT成绩展示,点开可看大图
关键词4:中美双文凭
美国中学认可成都七中80%的学分,学生完成所必修的课程且成绩考核合格以后可以获得国内高中毕业证,也可向合作的美国中学申请美方高中毕业证。
▲实验室
关键词5:师资强
选择国际课程先看师资。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七中国际部目前有长期稳定在校任教的外籍老师14名。其中大部分有高学历及教授中国高中生的经验,平均教龄超过10年,90%以上拥有硕士及以上文凭。
国内高中基础课程由成都七中优秀讲师授课。另外,七中国际部还根据高三学生们的留学方向、学习进度情况,开设了相应的AP、IFY等预科课程,由专业教师团队执教。
关键词6:导师制
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指导学习,还指导学生生活,这一制度早在14世纪的英国大学里就诞生了,近年来,国内的高校也在探索与研究。
作为国内的国际中学,有少数开始引进,目的是更好的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在师生之间建立“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落脚到国际中学,导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兴趣发展、升学指导、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这非常考验老师的专业和耐心,但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发掘课内课外兴趣爱好、确立人生目标,让同学们在高三申请季的时候不再为选择哪所大学、什么专业而迷茫。
成都七中国际部采用导师制度,每一位导师定向指导8位同学,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人生规划向导”,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与班主任、家长密切配合,从而实现教育培养的优化。